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配资交易网,其治疗方法多样,其中中药治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疗法,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。
直肠癌在中医中常被视为“锁肛痔”,其治疗原则主要根据辨证分型来确定。常见的分型包括湿热痰阻型、气滞血瘀型、气阴两虚型等。针对这些分型,中药治疗方案有所不同:
湿热痰阻型:患者大便郁结、带血,血色暗红或带黏液,肛门坠胀。治疗以清热利湿、化痰祛瘀为主。常用中药如槐角、地榆、败酱草等,可组成槐角地榆丸等方剂,以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。
气滞血瘀型:患者肛周肿物隆起,坚硬如石,大便困难。治疗以理气活血、破瘀散结为主。常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,其中桃仁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气阴两虚型:患者大便难出或便中带血,肛门坠胀,舌红少苔。治疗以益气养阴、清热解毒为主。常用八珍汤合增液汤加减,其中人参、黄芪等可益气养血,麦冬、生地等可滋阴润燥。
展开剩余78%除了根据辨证分型治疗外,直肠癌的中药治疗还强调整体调理。一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成分,如苦参碱、紫杉醇等,被广泛应用于临床。这些中药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,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在直肠癌的中药治疗中,清热解毒疗法、软坚散结疗法、化痰利湿疗法以及疏肝理气法等被广泛应用。这些疗法通过不同的中药组合,针对直肠癌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精准治疗。例如,采用白花蛇舌草、槐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,帮助患者排除体内毒素;使用牛膝、三七等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,使肿瘤软化缩小甚至消除。
中医治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,与阴阳、五行相结合,在治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,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。由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、“三联平衡”理论创始人,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——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传承人、“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”代表性传承人,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,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,自建院以来,一直坚持以中医肿瘤治疗为本,运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肺癌、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,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案例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,据临床观察,有些患者即便瘤体不能完全消除,也有机会带瘤生存,甚至正常生活、工作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直肠癌真实案例分享:
吴某某,男,直肠癌,2014年10月24日初诊,河南省新乡辉县人
2012年3月,患者因肠胃不适,大便带血到新乡一附院检查,显示:直肠癌。2012年3月20日是做了直肠癌手术,并在术后配合3周期化疗巩固。可好景不长,2013年7月,病情反复,肛周转移。紧接着又做了肛周肿物切除手术。切除后又进行化疗,但是这次做了3次化疗后,手臂就开始肿,还发黑,浑身无力。无法耐受化疗后,2014年10月2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医。服药过后,感觉精神、体力有了大幅好转。继续服药,胳膊上的血管就不黑了,变成红色了。再服药,可以下地干活了。后续去复查的时候就发现腹股沟的淋巴结消失了。由于亲身感受到中药疗效,2015年元旦时患者给袁希福老中医作了一首诗:
《赠袁希福大夫》
河南省会有名医,锦旗挂满墙两壁。
妙手回春把病去,中医治癌罕称奇。
患了肿瘤别叹息,袁君希福能治愈。
良药苦口好千例,“三联平衡”创奇迹
后续2020年6月23日再次复诊,一切如常,并介绍一位病友就医,自诉“前段时间吃油炸小酥肉,噎的很,去医院拍了片子,就赶紧带他来咱这看病了。”2023年4月回访,患者近况稳定。
直肠癌的中药治疗还注重饮食调理。中医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建议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粥类、蒸煮的蔬菜和水果,避免高脂、高蛋白、刺激性食物的摄入。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,进一步增强中药的治疗效果。通过辨证分型治疗、整体调理以及饮食调理等方法,中药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发布于:河南省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